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国产汽车品牌趋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国产汽车品牌趋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市场在售汽车机油,各个品牌产品都***用了几类基础油?哪个品牌***用的基础油最好?
说到汽车机油的基础油,现在使用比较多的有二类加氢裂解矿物油,我们平时使用的矿物油无论什么品牌都是这个基础油加工的。好一点的就是三类合成基础油,这里包含比较多,都是三类合成基础油但工艺和原料有一定差别。
三类合成基础油
从合成技术上来说有,VHVI,XHVI, GTL, XTL这么几种工艺,壳牌使用的是XHVI和GTL的合成技术,嘉实多和很多品牌使用的都是VHVI,XTL是福斯的合成技术。使用三类合成基础油的机油虽然也叫全合成机油,但性能和真正的PAO四类基础油还是有差别的,特别是低温流动性和长效性方面没有PAO四类基础油好。
PAO四类基础油
使用的是烯类通过合成技术加工的,又叫聚a烯烃合成技术,是高端全合成机油使用比较多的基础油。比较有代表性的品牌就是美孚,出光,力魔高端系列,诺为,海湾爱信等品牌。
从成本来说PAO四类基础油要大大高于三类合成基础油,为了降低成本各个品牌都是使用PAO+三类基础油的配方,这样在保证润滑效果的同时又能降低成本。不过现在使用PAO基础油的品牌不是很多了,大部分品牌都是直接使用三类合成基础油来加工全合成机油的,这样成本更低,比如壳牌最高端的极净超凡喜力也就是GTL的基础油,嘉实多极护也就是VHVI的基础油。
虽然三类合成基础油性能接近于PAO,但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的,用过美孚一号和嘉实多极护以后你就会有感觉,美孚明显加速性更好,使用寿命更长,衰减比嘉实多极护要晚很多,这是PAO基础油的一个优势。不过PAO基础油噪音比三类基础油略大点,这是它的一个缺点。
除了三类和四类基础油之外还有一个是五类酯类基础油,五类酯类基础油是使用动植物油脂合成加工的,酯类基础油有着优异的润滑效果,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润滑效果更好。但酯类基础油也有不少缺点,比如低温流动性不行,抗氧化能力差是酯类基础油的劣势,所以五类酯类基础油大多用于赛车领驭,因为赛车发动机转速很高,酯类全合成机油可以提供更好的润滑保护,而且赛车基本上一场比赛结束就换油了,不需要考虑抗氧化能力的问题。由于抗氧化能力有限,低温流动性差所以酯类全合成机油对于民用车来说并不太合适,用不了多久就会衰减的比较厉害。一般我们使用的酯类全合成机油都是***用酯类+PAO的配方调配的,这样既可以提高机油的使用寿命和低温流动性,又能增加机油高温高转速下的润滑效果,是一举两得的方式。
我来说下对三大牌基础油的研究:
先说下GTL,GTL是天然气制油,只有6%的产能用于润滑油。性能介于三类油和4类之间,粘度指数和蒸发率甚至比4类高,主要倾点比4类差的比较多,和三类油差不多。GTL的产能,主要在美孚和壳牌。
壳牌:壳牌应该是GTL+二类油(或者是精炼程度很差的三类油)。安静,清静好,流动性差,高转表现比较差,长效差,其实就是矿物油的特点。对于不怎么上高转,市区拥堵短途驾驶的人群来说,这就是非常好的选择,基于国情来说,壳牌作为超级优质矿物油在国内确实是迎合了这一最大消费群体。
嘉实多:嘉实多是PAO+精炼三类油。没发现BP有GTL的产能,嘉实多的一些油其实PAO含量不低的,GTL对于降低倾点没什么帮助的,但是损失了粘附性,对于德系一些强调密封性和高温油膜的机头,嘉实多是一个非常均衡的选择。
重点说下美孚:
美孚应该是PAO+GTL,还在不断增加GTL的使用,基础油的最长效是毫无疑问的。
问题在于粘附性最差,抗单次剪切的能力最弱,相同最大扭矩转速,有的在3000R,有的在6000R,单次剪切强度差别很大的。但是高转速后,流动性最好,渗透补充能力强,最不容易不会出现刷不过来的情况,适合高转发动机。美孚的机油钼和硼含量都比较高,硼的作用不是很清楚,好像减摩清净的作用都有,添加剂中减摩和抗磨的界限本身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减摩应该是比较依赖有机钼的,有机钼需要时间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二硫化钼才是有效的减摩成分。美孚的第一锅油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形成足够的二硫化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产汽车品牌趋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国产汽车品牌趋势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